在2月25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介紹,當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良好開局,銀行保險領域的野蠻生長現象得到遏制,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風險持續收斂,兩年來這類高風險資產規模共縮減約12萬億元。結構性去杠桿達到預期目標,兩年銀行業累計處置...[全文]
記者從省金融監管局獲悉,我省持續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取得成效。 據了解,我省自貿試驗區內金融機構加快聚集,至2018年末,已設立各類金融機構近萬家,是掛牌前的5.6倍。跨境投融資規模不斷擴大,推動企業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辦理人民幣跨境業務4312.66億...[全文]
2月22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香港將在未來幾周內向六家運營商發放虛擬銀行牌照,預計包括騰訊旗下的支付業務財付通、螞蟻金服、小米、渣打銀行(香港)、香港電訊、眾安在線及其合作伙伴中信銀行。 1月初,媒體便報道,香港第一批虛擬銀行牌照將在今年一季度...[全文]
記者日前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在去年江蘇泰州、浙江臺州試點取消企業銀行賬戶開戶許可的基礎上,2月25日起取消范圍將擴大至江蘇和浙江兩省。這意味著,2019年全面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再進一步,越來越多企業開戶平均時間將大幅壓縮。 銀行賬戶是企業獲取金...[全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的發布再度為我國金融開放按下加速鍵。《綱要》明確提出建設國際金融樞紐、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等具體目標。此外,《綱要》還表示將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其中包括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全文]
金融市場開放政策進入密集落地期。記者12日從外匯局網站獲悉,央行、外匯局日前聯合印發《境內上市公司外籍員工參與股權激勵資金管理辦法》。外匯局表示,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外籍員工股權激勵,穩步提升境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 事實上,從春節前一周至今,包括...[全文]
民營企業是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始終制約其健康發展。根據某轄區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調查,商業銀行雖然從經營戰略、信貸產品創新、利率水平等方面頻頻“出招”,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愿貸、不敢貸問題。民營企業因有效擔保物不足、...[全文]
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是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評級機構的引入,有利于滿足國際投資者配置多元化人民幣資產的訴求,也有利于促進中國評級行業評級質量改善,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下一步,預計將有其他外資評級機構進入中國市場 ...[全文]
為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領域交流合作,提升金融科技發展水平與研究質量,促進行業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初心、實現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日前在北京召開了金融科技發展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研究專委會”)成立會議暨2019年第一次工...[全文]
據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網站消息,23日,為進一步推動互聯網金融資產管理聯盟實踐方案落地,加速行業間資源利用和信息共享步伐,緩解平臺經營困局,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保護出借人合法權益,穩定行業信心,維護北京市網貸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立...[全文]
1月22日,人行長沙中支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2018年湖南省人民銀行系統受理金融消費者投訴情況。據統計,全省人民銀行系統共受理金融消費者咨詢1755件;受理金融消費者投訴1735件,其中,通過“12363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咨詢投訴電話”受理1465件,占84....[全文]
防風險依然是今年金融業監管的主基調,而國資系的金融公司和相關金融業務也將迎來更嚴監管。一方面,央行將力爭在2019年上半年正式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相關監管辦法,一些投資控股多家金融機構的中央和地方非金融國有企業正是未來被監管的重要對象之一。另一方面,根據日前召開的...[全文]
去年國內金融科技“吸金”3256.3億元 區塊鏈融資銜枚疾進總額超300億元 2018年以來,金融科技企業越發受到資本青睞。在嚴監管的大背景下,依然交出了不俗的融資成績單。 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有10...[全文]
根據商務部16日最新發布的數據,我國2018年對外投資總額將近1300億美元,其中非金融類對外投資增速由上年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0.3%,金融類對外投資額同比增長一倍,專家表示對外投資整體穩中有進,非理性投資得到有效遏制。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全文]
1月18日,財政部通過網站發布《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全文]
2018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17萬億元,同比多增2.64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17萬億元,同比多增2.64萬億元。2018年以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主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4.95萬億...[全文]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這過程中,金融體系如何跟上升級節拍,正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在1月12日由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主辦的“第二屆上海國際金融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把脈2019年經濟形勢,提出資本市場變革將促使金融體...[全文]
引人注目的“黃馬甲”運動其實有一個“綠色”的背景。 法國總統馬克龍為履行《巴黎氣候協議》,2018年上調了柴油稅率。稅收增加使油價上漲,引發了民眾不滿和抗議。實際上,按照法國政府的計劃,未來幾年會繼續提高燃油稅,并以此來推廣新能源車輛,減少空氣污...[全文]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面對日新月異的經濟環境,新的一年中國金融業將如何在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中迎難而上?脫貧攻堅將如何打好最后的攻堅戰?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將如何展開?一系列改革、創新、變化令人憧憬。 新年伊始,...[全文]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金融業開放在這一年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監管層接連發布多個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政策舉措,已經有不少金融開放成果落地。 這一年,新型金融監管框架構建,銀監會和保監會的職責整合,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掛牌成立, “一行三會”監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