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3月,全國各地陸續傳來了社保方面的好消息,可謂是開足馬力提升民生服務質量,其中有三個亮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最近,海南省完成了2022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養老金的上漲,這對于廣大海南的農民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根據海南人社局的數據,本次上調后,海南的城鄉居民人均基礎養老金達到了199元,較去年提升5.35元,全省79.6萬老人因此獲益。
事實上,海南省歷來重視養老金待遇提升問題,自2010年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以來,海南人均基礎養老金增加了144元,而從2020年起,海南正式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正常調整機制,今后海南農民養老金的上調將更好保障。
除此之外,江蘇省在年初也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上調到了187元,同比增長8%,相信今后會有更多地區上調基礎養老金標準。
3月18日,最新的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正式實施,將嚴厲打擊危害社會保險基金的行為。
新辦法將侵害社保基金的法律責任分為三類,一是針對社保經辦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不法行為,如:未將社保基金存入財政專戶、克扣或拒不按時支付社保待遇、侵占挪用社保基金等行為。二是欺詐騙保等不法行為。如: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騙取失業保險培訓補貼、偽造個人檔案等騙取養老保險待遇等。三是違規鑒定行為。這主要指相關工作人員弄虛作假,為工傷認定、提前退休、勞動能力鑒定等提供虛假意見,開具虛假證明。
可以看到,以上三種是騙取社保基金的主要行為。在老齡化趨勢愈加顯著的當下,社保基金是否充足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打擊違規侵占社保基金的行為是我們健康發展社保事業的必備措施,需要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今年以來,不少地區都積極落實醫保改革要求,讓老百姓看得起病,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如:3月份,北京出臺了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辦法,主要有三大亮點:一是強調醫保個人賬戶的專款專用,資金將無法用于取現。二是調整個人賬戶計費標準,其中單位繳費部分將不再納入個人賬戶,取而代之的是醫保個人賬戶使用范圍、使用人員等擴大,同時,退休老人醫保賬戶內的資金改為定額劃轉,70周歲以下的每月劃入70元,超過70周歲的,劃入110元。三是門診共濟繼續優化,如:部分醫療網點的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人易得的慢性病將按人頭收費,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