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0日公布了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的修正數據顯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維持增長態勢,但貿易局勢緊張的沖擊已經顯現,影響已蔓延到整個亞太地區。
公共投資帶動增長
日本內閣府10日發布的修正數據顯示,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后,2019年第一季度GDP實際增長率為0.6%,年率為2.2%。比之前年率2.1%的速報值小幅向上修正。其中企業設備投資的增幅由之前的負增長修正為正增長。
內閣府表示,修正數據是根據最新公布的法人企業統計等數據進行了調整。根據最新的一系列統計數據,內閣府將企業設備投資由之前速報值的負增長0.3%大幅向上修正為正增長0.3%。企業設備投資由負轉正是第一季度GDP增速向上修正的主要原因。
分析人士稱,公共投資抵消了私人投資下滑帶來的不景氣,日本經濟受到截至2019年3月份財年的第二次追加預算的提振。這份預算撥出3萬億日元用于提高學校的抗震等級,并在10月份銷售稅計劃從8%上調至10%之前降低企業的固定成本。不過與此同時,日本財政狀況令人堪憂,已經連續27年遭遇預算赤字,導致2018年政府債務總額占GDP的226%,為經合組織國家歷史最高紀錄。
另據統計,占GDP約60%的個人消費第一季較前季下滑0.1%,與初值相同。出口仍為減少2.4%,進口仍為減少4.6%。
與經濟表現實際感受更為接近的名義GDP比上期增長了0.8%,年率為3.4%,比年率3.3%的速報值有所提高。
日本計劃于10月將消費稅從8%上調至10%,除非發生類似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這樣的巨大沖擊。但分析人士稱,提高消費稅本身對消費支出和經濟增長產生負面效應,貿易局勢緊張也將加大政策不確定性。
增長前景難樂觀
雖然第一季度GDP增速向上修正,但日本經濟的未來走向難言樂觀,貿易局勢緊張對內外需的打壓將影響日本經濟擴張前景。
在最新公布的GDP修正值中,第一季進口降幅超過出口,反映消費者越發謹慎,整個經濟面臨的壓力加大。
“盡管資本支出數據被上修,但隨著海外需求因貿易摩擦繼續走軟,資本支出預計將惡化。”東海東京調查中心首席經濟學家Hiroaki Mutou對路透社表示。
“消費者支出仍疲弱,薪資未像之前預期的那樣上升。如果外需進一步惡化,可能打壓企業和消費者信心,并抑制他們的支出。”
另外,日本財務省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日本經常項目順差為1.7074萬億日元。雖然這是日本連續58個月出現經常項目順差,但順差額同比減少9.5%。
數據顯示,經常項目收支中,貿易收支出現了982億日元的逆差。其中出口減少3.7%至6.3880萬億日元,進口同比增長6.9%至6.4862萬億日元。服務收支也出現了3127億日元的逆差。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日針對日本經濟調查的報告顯示,受貿易局勢影響,日本私營部門可能持續疲弱,預計今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僅達約0.75%。
7日日本內閣府公布4月份景氣動向指數,經濟總體形勢評估依然是經濟衰退可能性很高的“惡化”,且連續兩個月評估為“惡化”。雖然汽車及生產用機械的生產有所改善,但未達到上修總體形勢評估的標準。
由于海外經濟放緩給日本出口帶來不利影響,日本半導體生產設備和汽車生產出現下降。分析人士認為,內閣府將對經濟基本情況的判斷定在“正在惡化”,表明日本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
有評論指出,在今年10月上調消費稅稅率之前,經濟減速是否為暫時現象,日本政府或將面臨艱難判斷。
為應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和通脹提升目標,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近期曾表示,可能還要至少再將超低利率維持一年,以支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