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醫保支付改革正在醞釀大變革!
添加時間:2018-03-08 14:51:22
瀏覽次數:
0
除了按病種付費,醫保支付改革還在醞釀監管體系的重大變革。
2018全國兩會開幕伊始,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常委戴秀英介紹,要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國家醫保醫師制度勢在必行。據戴秀英調研,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個醫保統籌地區的醫保基金管理部門,已有較為成熟的醫保定點醫院執業醫師處方行為管理實踐,目前,亟待建立全國性的統一制度規范。
記者獲悉,國家醫保醫師制度已納入人社部推進三醫聯動,加快醫療支付改革的行動日程。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認為:完善醫保服務協議,醫?;鹨瑫r對醫療機構和處方醫生形成激勵和約束作用。
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
先要管好醫生手中的“筆”
戴秀英的本職是醫生,已連續四屆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今年全國兩會,她的重點提案是“建議盡快建立國家醫保醫師制度”。
“人生了病,到醫院找醫生看病,花多少錢都是需要的,但怎么看病,做什么檢查、接受什么治療、吃什么藥,都由醫生作主導?!贝餍阌⒄f,這個時候醫生既是醫療服務的提供者,又是醫療服務消費的主導者,由于醫學的專業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患者對自己疾病的診療幾乎沒有選擇,完全由醫生說了算。要想控制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就要管好醫生手中這支“筆”。
戴秀英認為,建立醫保醫師制度,就是醫療保險人與醫生通過訂立契約,為參保人提供合理必要醫療服務的一種制度安排,世界各國廣泛采用,在我國現行醫保制度全民覆蓋的體制下更有必要。
醫保協議監測到人已有實踐
但缺乏規范 亟待國家制度
“醫保醫師制度是醫保管理賴以健康運行的核心機制,是醫保管理制度的一項創新之舉,是亟待建立和完善的重要制度。”戴秀英介紹,目前,為加強醫?;鸸芾怼⒁幏夺t療行為,上海、北京、天津、江西、吉林、山東等地相繼建立起醫保定點醫院執業醫師管理制度,我國的醫保基金監管已由原來的定點醫療機構延伸至每位執業醫師,從源頭上管住執業醫師手中筆,在實踐中有效的控制了部分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
戴秀英強調,醫保醫師制度,對完善醫院監管體系,規范職業醫生的醫療行為,督促其真正成為醫保基金的“第一守門人”;對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幫助醫院切實用好醫保資金,維護患者合理診療負擔意義重大。
但同時,調研發現:各地目前實踐的醫保定點醫院執業醫師管理,是各自為政的主動性探索,規范性較差,考評內容不統一。戴秀英建議:國家醫療、醫保管理部門應在總結各地探索經驗的基礎上,把對醫保定點醫院執業醫師的處方考評工作制度化,制定實施醫保醫師制度的指導意見,并上升為統一的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基礎性管理制度,在全國推廣落實。
人社部積極回應
逐步將醫保監管從醫院延伸到醫生
記者從人社部了解到,建立醫保醫師制度,已經納入醫保支付改革的必要措施,列入三醫聯動日程。
近兩年,人社部即將開始按照推進三醫聯動的部署,在全國范圍內籌建醫保醫師庫,推行醫保醫師約談工作機制,加強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事前、事中監管,逐步將醫保對醫療機構服務的監管延伸到對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
下一步,將積極適應信息化發展,大力挖掘和利用醫保大數據,全面推廣醫保智能監控,強化醫保經辦機構能力建設,提升醫保管理服務水平。
早在2016年10月,人社部尹蔚民部長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闡述醫保支付機制是醫保制度最核心的機制,是維護基金安全的重要制度設計,具有利益調節、資源配置、成本控制、激勵創新等功能;介紹人社部將通過加強醫?;痤A算管理,進一步完善醫保服務協議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質量評價和指標體系?!耙源耍屷t保既保群眾健康,又促行醫規范,激勵醫療機構加強自我管理,發揮醫保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激勵與約束作用?!?/div>
無疑,醫?;饘︶t療服務費用監管從醫院到醫生的前置延伸,將進一步規范醫生處方行為,壓縮不合理用藥的生存空間。
結合目前已在全國穩步推進的按病種付費改革,對藥企來說,比藥品是否進入醫保目錄更需要關注的是:藥品能否擁有穩定的安全性、有效性、臨床必需性(不可替代性)評價證據,能否進入各大醫院用以和醫保部門進行支付標準談判的(病種)臨床治療路徑。(轉載自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